第690页

至于说吴炳华,那一身蓝衬衫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遍湿透了。

毕竟数千亩的厂区,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走完的。

不过仨人这么一逛,走到二期厂房工地时,还真发现出一些问题来。

“杨哥,咱们各条生产线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周转路线规划过没有?再一个,从成品包装到库房,再到发货区域和外面主干道的衔接路线,考虑过没有?”

杨戈眉头一皱,“这也需要规划?”

吴涛原以为杨戈喝过两年洋墨水,应该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现在一问,才知道是托大了。

在国外,固然能接触很多新东西,可是有些地方看似没什么特别,背后都隐藏着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其实这也算是高效的生产管理中的内容。现在咱们lot手机的日产量不多,大约万台左右。厂房和产线之间用些周转车,人工打个标记,多走几步路,问题不大。”

“可一旦日产量突破5万、10万,这样的做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带来的问题会被空前放大。周转效率和管理提升的空间就出来了,如果到那时再着眼于改进,很多地方要受掣肘。”

这种事儿不难理解。

况且杨戈毕竟是专修生产管理和企业运营的资深专家,吴涛一提,他便明白了。

眼巴巴地看着吴炳华,心下忍不住地汗颜。

因为二期厂房的地基已经打了,这周转路线问题,很可能改不了了。

这可麻烦大了。

仨人找了一处树荫地,吴炳华将图纸一摊开,问:“哪几个厂房之间有周转需求?”

“这五号、六号、七号和八号之间,都有周转需求。”杨戈指着图纸,越看越觉得难办,“还有这库房,和外头的主干道红绿灯口很近,将来隐患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