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好在,他曾经的书商关系还在,而且对方还认可他的招牌。所以6万册杂志,他并没有费多少功夫,便铺了出去。

接下来,只有一个字——等!等明天的市场反馈!

3月24日,星期天。

金陵,天色刚刚蒙蒙亮,街头巷尾的报摊岗亭便陆续开业了。

老孙是三牌楼路口的一家报摊岗亭的老板,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多年了,从一个摆在地上的小报摊,做成了今天的岗亭规模。

在老孙看来,今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一大早,他提着豆腐脑油条,哼着小调,开了小窗,亮起了灯,摆出电话,一天的生意有又开始了。

不多时,便有邮递员骑着摩托的邮递员路过,将满满一袋子的报纸放到他的摊点上,然后拿出一摞摞散发着油墨味的杂志。

油条赶快塞,豆腐脑赶快怀。因为他知道那些买报纸的老主顾很快就要来了。

就在这时,一辆三轮车嘎吱嘎吱地骑过来,隔远就高喊着道:“老板,新出的杂志,要不要来点?”

“新出的?什么类型杂志?”老孙蹙着眉头,对于新出的杂志,他一向谨慎。

别看有些杂志卖的挺火,可那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在那些火爆杂志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种发行不足三两期的新杂志。

见光就死!

不过这么多年,老孙对于什么杂志好卖,什么杂志不好卖,早有了自己的经验。

所以才有了上面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