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室友研一就有这么个经历,不仅资料给了‘困难的学妹’,还给人家转钱,买手机,天天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生活的特别美满,稍微有些惋惜的后来知道那是个男的。

延展开来就是另外一本悲喜剧小说。

这也从侧面说明那些资料不好找,不然哪个大老爷们愿意天天哄着另外一个抠脚大汉啊,又不是真gay,应该不是。

所以没有规范的渠道购买,只能从网上东拼西凑搞来一些东西,实在找不到就买,可某淘可信度又有限。

他给你随便弄套题,标上xx大学xx专业2007年真题,浪费钱事小,耽误考研事大。

互联网信息的真与假是一回事。

此外还有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这导致大多数情况下,你要么缺这一年的真题,要么缺那一道题的答案,又或者你要考a大学,手里却夹杂着b大学的真题。

又或者你题目拿对了,但给你的答案是错的,有时候是卖的人一个犀利的crtl+c转crtl+v操作搞定,有时候他自己以为对,还有时候,可爱的你看不出来答案是错的。

最令人兴奋的是,恰好你在考场上发现答案的思路好像不太对,可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可是时间又不允许你细想,再可是,一看分值,此题25分!

哇,连续不断转折中的那个纠结,

有没有觉得这从头到脚的紧张、颤栗和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拷问,充满着让人迷恋到深深沉迷无法自拔的刺激!

太他妈的爽了!

其实来路不明的真题答案本就是很值得怀疑的。

温晓光本职城市交通专业,但凡理工科专业都要对数学模型和最优化算法做要求,他的母校又牛逼,老师出题的时候鼻孔朝天,最优化理论的题目往出一摆,会做的人留,智商低的走。

换句话说,那些题目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