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一次危险,也让这几个学乖了很多。

末世第三年十一月,即将跨越第四年之际,宋疏空间里大片的棉花,迎来了大丰收。

空间里一株株棉花枝叶繁茂,每枝棉花的主杆上都分成无数小枝,小枝上长满了许多雪白如云朵一般的棉球,洁白耀眼。

一家三口学着网上教学里学来的,把壳剥开,掏出里面一团团柔软的棉絮。再将棉花杆和壳丢进空间烧干净,灰烬还能拿出空间沃肥。

去籽留种是最繁琐的过程,找不到工具凭手不知道要去到猴年马月。

宋妈去市场上挑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女工人,现在的人力是最廉价的存在,这些人不要别的报酬,管饭就行。宋疏她们家自然不会只管饭,待遇比外边要好的多,这群女人也铆足了劲儿摘棉花籽。

就在院子里搭设了一个遮阳篷作为暂时的工厂,女工人们每天早上就来宋疏家去籽,没几天功夫,剩下的就是去杂的棉花了。

空间中的的棉花洁白柔软,触摸上去手感非常好,而且保暖性能更是不用多说,这种好东西,比宋妈之前囤的那批棉被质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宋妈在见到成品棉花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打算。

“咱们家还有很多棉布,要不就用这些棉花重新做衣服,被子。这棉花我摸着比外边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干嘛有好的不用,要去用质量差的?”

虽然原先她们家买的都不差,但凡事都有对比,跟这些空间吸足了灵气的棉花比,一切都是小弟弟。棉衣制作简单,宋妈那儿都有很多衣样子,就是棉被不容易,据说要打棉花,要想将棉衣做的暖和贴身,也离不开打棉花。

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艺,宋妈还真不会。

“找屏嬷问问,她应该会。到时候问起棉花的来路,就说这些棉花是我服装厂倒闭的时候囤的,前面忘了,收拾东西的时候才看到。”

她家杂物都谁都知道,堆得东西多了,忘了一些很正常,特别是这批棉花也没多到挤满一间房的地步,服装厂倒闭,各种布料有大量剩余,忘了一些没有人会多想。

屏嬷是丫鬟出身,缝制衣服被子肯定在行,有她帮忙,还有宋妈的各种缝纫机,她们就算是赶制一个工厂估计都行。

宋疏过唐家去问了屏嬷,果然屏嬷是会的。

“做棉衣容易,棉被也不难,”屏嬷笑眯眯的道:“找到棉弓就行,让阿玉爸爸去弹,他一向会做这个。以前九华山上的棉被都是他弹。”

唐景玉也道:“这个我也会,弹棉花可有意思了,只要力气大,掌握到了巧劲儿,一天就能弹出好几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