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灵起 22 太平(4)

沈醉道:“若是我力所能及的事,不违背我本心,我答应你。”

嬴政作揖拜道:“孤自知欲图中原统一之霸业,必定会被六国之民视为暴秦,孤无视天下人眼光,只求统一中原华夏的千秋功业。孤有信心十年之内,必定扫荡六国,华夏一统,但是统一之后,六国之民的安抚,六国之地的行政,还有北方匈奴,南方百越对中原的窥视,就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十年能完成的,那是百年功业。扶苏生性仁厚,若孤暴毙,六国之反扑,扶苏不一定能应对,若秦国统一之后,六国之中的百家术士,以术犯禁,欲逆天而行,再次让中原大地分崩离析,百姓再受战乱流离,孤希望先生能念在与扶苏的师生之情,莫让术法,祸乱天下!”

沈醉心中叹了口气,扶苏等你死后也跟着死了,你的小儿子几年时间就把你一手缔造的帝国给祸祸了,我有什么能力挽救已经破败的王朝。

沈醉作揖道:“沈醉所学术法,不为祸乱苍生。世道太平,百姓安乐,也是我荀氏门生所期盼的,若日后秦国统一中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但仍有百家术士企图逆天而为,我愿为这一份太平,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话不能说太满,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讨伐,我总不能也去帮秦国,一起作死吧。

嬴政朗声大笑:“有先生这句话就够了,孤定不会让先生失望,给世道一个太平。”

已至新年,辞旧迎新,咸阳城比起往日,多了份喜庆。

秦王宫内,也不像往日一般冷清,王翦领军攻到了蓟都,即将决战,秦王收到军报大喜,正值新年,今日便在秦宫设宴,邀请大臣进宫赴宴庆贺。

秦王宫殿内,秦王和一众大臣正在观赏殿内的舞乐。沈醉也在其中,不过沈醉不是官身,一身青衫儒服,坐在公子扶苏旁边,与殿内众臣显得格格不入。不少大臣是第一次见到沈醉,不免好奇身份,此人不是官员,却能与公子扶苏一起坐到秦王身侧,是秦王新招募的谋士?怎么没有见过此人?

沈醉此时正襟危坐,看着殿下的舞乐表演,古代宫廷的礼乐,确实比后世那些女团表演,高了几个档次的,就说舞姬的舞姿,比起那些女团的火辣媚俗,多了翩然欲仙的味道,华夏古代的一些好东西,到了后世就被视为糟粕,喜欢学棒子那套玩意儿。

舞乐已结束,秦王举杯邀众臣庆贺。此时,秦王右侧靠近的一个大臣突然起身,走到殿中,面对秦王行礼拜道:“微臣有奏向大王禀报!”

嬴政皱眉,目光凌冽,沉声道:“昌平君,此刻乃是宫宴,不谈朝事,明日早朝再奏吧。”

昌平君没有退下,继续道:“听闻大王打算今年年秋,派兵同时攻伐魏楚,臣以为,如今韩赵已灭,燕国被围,中原过半数疆土已是秦国。秦国连年征战,国内已劳民伤财,不如暂且整军休养生息,而后图之。”

嬴政沉着脸,没有说话。此时李斯站了出来,向昌平君作揖道:“相国此言,斯不敢苟同。斯认为,如今燕国国都即将攻破,六国只剩魏楚齐,如今魏国兵寡,齐国向来将无进取之心,民无作战之士气,楚国虽与魏国相邻,但是有长江之险阻隔,此时我军即将攻破燕都,士气正盛,民心可用,当速战速决。”

昌平君转身向李斯道:“如今秦国连年征战,士兵死伤无数,此刻若继续征兵攻伐魏楚,可能伤及国本,若齐楚魏联合国力,反扑大秦,危矣!”

李斯大笑:“相国此言差矣!正因如此,秦国才要兵分两路,一路直攻魏都大梁,一路绕行攻打陈郢,然后屯兵江陵,魏国再无外援,围而不攻,不出三月,不战而降,屯兵江陵,齐王建胆小怕事,必不敢轻易出兵支援魏国,楚国更是不足为虑,他们若想驰援魏国,必定要渡江入江陵,此时我军以逸待劳,正好打压楚国军力。”

昌平君对嬴政朗声道:“大王,这些只是李廷尉的臆测,如三国联合抗秦,如今秦军兵马劳顿,不可冒险啊!大王!”

李斯对嬴政行礼道:“大王,时不我待,如今大势尽在我大秦,理当乘胜追击,一统中原!”

嬴政站起身,拂袖厉声道:“够了!寡人已说过,此刻是宫宴,有事明日早朝再奏!”

昌平君和李斯都已退回座位,嬴政目光如炬,脸色冰冷,环顾众臣:“今日乃宫宴,朝堂之事就先放下,寡人有些乏了,扶苏,你留下。”

扶苏领命,嬴政正要离开,突然想到什么,转身对沈醉道:“沈先生,昨日下棋还未分出胜负,今日继续?”

沈醉先是一愣,然后起身作揖称是,便同嬴政离开大殿。舞乐又起,只剩下殿内窃窃私语的众臣。

嬴政书房,嬴政和沈醉相对棋盘而坐,嬴政手执黑子,落到棋盘处,对沈醉道:“沈先生,你不愿做官,是否就是厌恶刚才殿中发生的事?”

沈醉手执白子,思索了片刻,将棋子落到棋盘上,轻声道:“就是单纯的不喜欢,说来你不信,我曾今梦到自己生活在另外一个世道,在那里,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那里也无君王,百姓自己修改法律,当然,少数服从多数,虽然百姓也会为生计所苦恼,但也是求而不得的烦恼,在那里生活很简单,高兴是一天,烦恼也是一天,第二天又是充满阳光美好的一天。”

嬴政看着沈醉疑惑道:“真有这样的世道?”

沈醉笑道:“都说做梦,不过我想千年之后,或许会有吧。”

嬴政感慨道:“孤亦是心向往之。”

该年二月,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七雄之一燕国名存实亡。

该年清明,蒙恬到沈醉住处最后一次接沈醉进宫,沈醉此时背着一个大包裹,里面全是在秦国这段时间靠记忆抄录的一些百家典籍书简。

沈醉看到蒙恬已到门口迎接自己,走到蒙恬面前作揖拜道:“蒙将军,子醉在宫里这段时间,感谢蒙将军每日接送,请受沈醉一拜。”

蒙恬扶起沈醉,沉声道:“沈先生客气了,先生是我秦国上宾,蒙恬职责所在,当不起先生一拜。”

沈醉从包裹里拿出两个书简,递给蒙恬,笑道:“蒙将军,正是我在稷下学宫时,翻看过的《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抄录,里面也有一些我的浅末见解,若将军不嫌弃,便收下,当作是我答谢将军礼遇之礼。”

蒙恬大为吃惊,百家学术都是个个家族代代相传的学术,很少轻易外传,这位沈先生,居然随手就拿出两本兵家至宝送与自己。蒙恬连忙道:“先生,这两卷兵书太过贵重,我担受不起,还是先生留下吧。”

沈醉直接把两卷书简塞到蒙恬手中,然后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我只要看过的书,都记到这里了,这两本是我特意抄录送与你的,不用再推辞了。”

蒙恬抱拳道:“蒙恬感谢先生赐书,必定不负书中学问。”

沈醉摆手道:“不用如此,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蒙恬抗击匈奴,是个民族英雄,而且在宫里这段时间,蒙恬天天接送他进宫出宫,沈醉觉得,这份人情,得还。

蒙恬难得笑道:“先生,若以后再到秦国,一定要找某,某请先生喝酒。”

沈醉有些汗颜,怎么古代的人都那么喜欢喝酒交朋友啊!

沈醉背着大包裹来到宫殿内,对面站着嬴政和扶苏。沈醉从包裹中掏出一卷书简,递给嬴政。

嬴政接过书简,疑惑问道:“这是?”

沈醉笑道:“姜太公的《六韬》,这是我根据记忆抄录的,里面还有一段召出灵兵的术法,至于学不学得会了,就看你自己了。虽然对你,我谈不上多喜欢,毕竟给我两次下套,但还是不希望你没统一中原的时候就被人干掉,这样我想象中的那个盛世,可能就实现不了了,所以统一六国之前,别死。”

嬴政一愣,这应该是沈醉第一次这么随意与他交谈了吧,嗯,之前还是在这大殿上,拿剑架着他的脖子,也算一次。嬴政神色轻松,对沈醉微笑道:“沈先生,等孤荡平六国,统一华夏,你再到秦国看看那时的太平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