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页

闻言,姬昌一拍脑门,看向姜子牙,微微一笑,道:“若非子牙提醒,险些铸成大错。”

“大王计策也是妙计,大势之外,略施阴谋,却也正常,兵者,鬼谋也,我看大王还是派一大将前往犬戎伏击殷商军队,犬戎一族,因处苦寒之地,个个骁勇善战,要大破之,必定是殷商精锐军队,而我朝若要伏击,也当派精锐前往才是。”

提醒了姬昌,姜子牙又将话头绕回到了阴谋上,这就是姜子牙的智慧了,他没有明说姬昌的不对,甚至还很赞同了姬昌的做法,但他也借着这件事情提醒了姬昌,你这样做丢了帝王之道,落了下乘。

帝王,都是心高气傲之辈,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帝王之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古往今来,多少忠臣拼死纳谏,有的帝王虚心体听纳,但心里却对这个臣子提防,遇上昏庸之王,更是落得株连九族,为何?

劝谏有道,姜子牙历经尘世沧桑,早年问道于元始魔宗道门,却未有成功,对很多事情都是看的透彻,对帝王之心也是把握得很到位。

姬昌再仁德,再尚礼仪,却也是人不是神,人就有七情六欲,也有爱恨情仇,那个帝王没有偏心之时,恼怒之时?

姜子牙就做的很好,他很巧妙了所有会令帝王失了面子的问题,劝谏有道,因此,就算姬昌战死之后,姜子牙依旧服侍了五朝周王,可见其厉害。

姬昌对姜子牙的器重,姜子牙对大周的忠诚,传为美谈。

此乃史实,与此次阵中磨砺无关,却可以从侧面看到大周风采,君臣和睦,面对这样的大周,虞昊能抵挡得住么?又当如何抵挡得住?

“睚眦。”姬昌看向一奇人,如果说姜子牙是姬昌器重的谋师,那么睚眦就是姬昌最器重的武将。

一武将迈步而出,武将身形怪异,其面如豺,身如豹,身负银刀,烂袍金甲;威风凛凛,似有吞月之势,气宇轩昂,双臂粗长,如有揽日之力。

睚眦者,龙生九子之一,龙首豺身,虽为龙种,然身似豺豹。其父嗔,欲弃之,幸而母亲哀求,得以苟全性命。

十年成人,拜别家门,投天涯而去。于天地而立,但见海阔天空,不可丈量;风起云涌,纵深无限。不禁感慨万千:“吾虽身形非龙,然志气是龙。虽无龙族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之能,却也傲气冲天,志在四方。父以貌取人,吾实不敢言,夫有志者,能屈能伸,今自立门户,誓成大事,以正龙子睚眦之名!”

“大王,可是要我龙军前往?”睚眦看向姬昌。

姬昌、睚眦、姜子牙,三人在历史上可是留下美名,睚眦出了东海龙宫,浪迹天涯,曾经求道于元始魔宗,当时姜子牙也在那里,两人相交甚深。

在那之后,睚眦得遇姬昌,以刀代笔指点江山,折服姬昌,被姬昌引以为知己,姬昌想拜睚眦为太师,睚眦知道自己成事之际遇就在姬昌身上,于是就给姬昌引荐了在姬水一畔垂钓为生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