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位面的人们之中,有不少曾经组织过大型活动,有些做过志愿者。就算是没有组织过,至少也参加过,一点就通。团队对于如何统筹组织和安排朝圣活动都心中有数。

希刺克厉夫每天至少能与一千名朝圣者见面。在罗兰看来,只要周边设施能渐渐跟上,这个数字很快就能提高到三千人。

虽然每名朝圣者只提供两到三天的劳力,但由于来自全法各地的朝圣者源源不断地到来,甜水镇相当于获得了一支常驻本地的,规模在两千到三千人左右的壮劳力队伍。

除了人数众多之外,人们还热情高涨,高喊着口号和圣人希刺克厉夫的名字,奋力搬砖。连甜水镇的镇长见了,都觉得他们这是在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参加筑路的朝圣者,只要在此劳动三天,就能够获得足够他们回乡的路费——这对家境贫寒的朝圣者十分友好。

但对于富裕的朝圣者,那些乘坐着马车,或者骑着高头骏马,带着一大群奴仆前呼后拥的朝圣者,他们来到甜水镇,却都哭着喊着请求希刺克厉夫允许他们帮忙筑路,并且甘愿奉上财帛,以换取他们亲手摸一摸锄头和独轮车的机会。

这是因为,希刺克厉夫在他们面前,将“筑路”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搬砖可以荡涤身心,净化心灵。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筑路”这一项活动,就能体会到全身放空的感觉,并能尽享一夜好眠——在梦中,或许能够感知上帝。

富人们听了希刺克厉夫的说法,原本都有些将信将疑。他们之中大多四体不勤、日常算计、思虑众多,与体力劳动无缘。现在猛地尝试搬砖,自然是当场累瘫,一夜安眠,烦恼皆忘。

于是,“筑路”的功效迅速在富人们之中传开。

他们不求获得回家的路费,却只求心中的片刻安宁。因此,无论希刺克厉夫怎样拿乔婉拒,他们都苦苦祈求,好让他们能在甜水镇多住一两晚,为这座神圣的小镇努力搬砖。

“圣人啊,在上帝面前,我们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灵魂。”

他们苦苦哀求希刺克厉夫,并且愿意双手奉上善款,资助贫穷的朝圣者返乡,以换取参加筑路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