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自然身先士卒地下车帮忙。

却见加德纳舅舅一家子大大小小,嘻嘻哈哈地从马车上下来,帮着罗兰和车夫一起推车,大家都和罗兰一样,鞋子、裤子和裙子上沾满了泥泞。

而罗兰的行动力明显让加德纳太太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

大家重新上车之后,加德纳太太拉着罗兰的手,态度热络了好些。

两人谈起了从伦敦到赫特福德郡的道路。加德纳太太颇为感慨:“刚出伦敦的那一段道路,都是新修的,确实是好走,只是一路上要给过路费。”

“过路费?”

罗兰惊讶了——怎么,这些道路难道还不是公共的吗?从上面经过还需要额外给过路费?

加德纳太太却告诉罗兰:伦敦附近很多道路其实都是私人出资修缮的。他们自己掏钱,邀请工人,修筑路基,平整路面,挖掘排水渠。而政府则赋予他们收取过路费以弥补成本的权力。

“那些收费公路走起来实在是方便快捷,虽然要给过路费,但我还是觉得这钱花得很值……”

加德纳太太评价着,她却不知道身边坐着的外甥女,心思已经飞到了道路上。

“要想富,先修路。”

这在后世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罗兰有心把朗博恩改造成一个优质食材的输出基地,但是道路设施的不完善,明显会阻碍她这项计划的发展。

她不为过路费的收入,只为了朗博恩与梅里顿的长期发展,都应当好好修整一下这附近的道路,以便将来能从朗博恩方便快捷地抵达伦敦。

可是,如何才能参与到这种私人出资修路的项目中,她又需要付出多少本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