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可箫路从容自如,不会怕这些。

“你们有对人物剧情哪里有疑惑或者别的看法的?”说这话的是这部的编剧肖成晓,才华横溢,圈内新晋升的大佬,年纪轻轻就爬到了这个位置。

肖成晓带着一副厚重的眼镜,打扮朴素,看上去是很认真踏实的雌虫。

一些演员提出困惑的点,肖成晓耐心地跟他们解释,为何角色会做出这种举动等。

高导没有回答,只是一直默默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当他看到箫路低头已经看了剧本的某一页十分钟后,便知晓应该是有疑惑了。

可让高导意想不到的是,这不是不解,而是提出另一种行为。

“我想改一个情节。”箫路的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在平静无波的水面上,让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他。

高导有了兴趣,他想知道这位初次表演就惊为天人的箫路,能提出什么样的情节。

他眯了眯眼睛,“哪里?”

箫路这个角色就是个对比,与主角形成强烈反差。主角代表新生,那么男四就是迂腐。所有人都离他而去,他仍愚顽地捍卫着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可以说到死了,嘴和头脑都还是硬的。

“最后一幕。仅剩一个陪伴他五年的仆人离去,剧本里他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动容。我想改成,他抽烟了许久,后来还是回过头看向了大门。大门紧闭,只有黑暗。”

“当他濒临死亡的时候,那扇门终于被打开,风雪涌入了进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说「少爷」。”

编剧抿抿唇,他塑造的这个人物就是在揭露社会上的某些现象,这种现象很难改变。

原本的结局也是合理的。

但这种结局放到现在,其实更不错。有关的研究在前段时间有了点小突破,这是不是算看到了一种希望。

高导听后,箫路的改动很巧妙,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含义。他笑了一声,继续问:“你为何这样修改?”

箫路望向他,“预示着希望。再冷酷无情的人还是会有动摇的时刻,处于黑暗的人总会见到一丝光明,就像这个社会,它也会往不错的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