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页

更主要的是,有道idc数据中心、风靡欧美的kki加上投资“太空旅馆”以及奇迹般押对sacex,让边学道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内富豪里排名靠前。

可以说,相对靠资源、靠地产、靠政策发家的富豪,边学道属于硬派技术流,从财富层次和文明程度的角度讲,有道的可持续性相对更高,前景更好。

因此,按照朱明的想法,只要边学道入学,中欧就等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知名校友。

有了边学道这个叱咤商界的大佬校友,中欧宣传页上最后一块短板也就补齐了,省得外界总说“读大江的都是当家的,读中欧的都是打工的”。

基于以上考虑,即将退休的朱明把拉边学道进学院当成自己任内最后一件要事来办。

得知边学道来沪,他亲自打电话约时间吃饭,甚至把吃饭地点安排在自己家,以家宴招待边学道。

朱明如此亲近边学道,既有公心,也有私念,即为子孙积吉泽留善缘。

另一方面,没人会拒绝朱明这样的朋友。

在中欧当了十余年院长,朱明的门生遍及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人脉广资源多,耳目灵通,水暖先知,是极好的信息渠道。

所以边学道欣然赴约。

4月25日下午15时,边学道乘车来到位于浦东区的朱明家别墅。

朱明膝下一子两女,二女儿在燕京,大女儿小儿子全都定居国外,家里只有老夫妻和保姆,偌大的别墅显得很是空旷。

坐在客厅里喝茶闲聊,朱明端着茶杯说:“要不是想着过春节一家三代人团聚需要地方,我早就把这房子卖了换套小的。人一老,就越来越怕周围没有人,怕被人忘了。”

许斯年听了,接话说:“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听朱院长服老,估计跟我一样,看见边总,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朱许两人的开场白清晰地向边学道传递一个信号:今天这是家宴,说话相对随意。

想想也对,如果家宴都不能将彼此的亲近感拉近几分,那日后也没有深交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