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外儒内法

帝王之术!!

李丽质彻底被惊呆了。

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认知崩塌的现状,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却在意识深处悄悄建立起来。

“这一时间你可能无法接受。”罗太岁看着默默沉思的李丽质,“有道是: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法’是朝廷订立的规章、律法之类的强制性制度,固然应该明文公布。

而‘术’则是君王驾驭臣下的技巧,潜藏于胸中,择机而用,寻常不轻易示人,你不知道也很正常。”

那你又缘何知道?

李丽质忍不住想要问他,但又听得罗太岁说道:“如此以君势为体,以法术为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即为法家之精髓所在。”

法和术都是具体的统治方法,而核心目标当然是加强君主的权势。

“法家?”

这时李丽质微微蹙眉道:“我听说当今天子曾有言: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在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

可见当今天子推行的是王道仁政,为何你说的都是法家学说?”

儒家学说的重心是希望统治者行王道、施仁政。

而法家的重心是帮助君主树立绝对的权威,严刑峻法,实行富国强兵的霸道。

某种程度上,两种学说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不怪乎李丽质有此疑惑。

罗太岁咧嘴笑道:“当今天子初登帝位的时候,就因为施政方式和大臣们做过讨论。

当时魏征等大臣主张施行儒家的王道仁政,而封德彝等则坚持霸道治国。

这场王道、霸道之争的结果以陛下选择王道而告终,你所说的应该就是此事吧。”

似乎听父皇说过……

李丽质微微点头。

但她心中又十分诧异:这个罗大头又是怎么知道的?

罗太岁又接下去道:“然而,周王室采用‘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王道方式治国,终至分崩离析。

而秦国行霸道之策,却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为何?”

李丽质沉吟片刻道:“这应该是国君的问题……”

周昭王南巡狩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