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战争借口

可现在大周禁军别说五十万,刚扩充到十八万左右就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甲胄兵器等武备开始短缺。

史从云脑壳疼,甲胄和兵器的空缺大概有三万,这是朝廷公布的数字,为了好看些,其实远不止三万,至少还有五万左右空缺。

因为打仗必须有后备储备,甲胄兵器都好,战争中损耗是很大的,需要有足够后备,而这些富余物资其实只后备的,所以他才没有急着让兵部把这些东西送到大营中下发将士。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他现在身为殿前司都点检,以前这些事不需要他操心,现在也要操心了。

史从云感慨,国力还是不够啊,以前他从来不用操心这些事,专心打仗就成,现在不行了,整个殿前司十二万禁军将士他都需要管理。

枢密院是军事决策机构,权力大是大,但将士的吃喝拉撒这些可不归他们管理协调,最终还是要他来管理。

晚上他睡觉前把这些烦心事说给赵侍剑听,小姑娘建议要不要去找那些边将节度使帮忙,比如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

史从云一愣,这确实是个办法,这些地方性的大节度使,长久镇守边疆的如昭义军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等,赋税都是先把自己喂饱才往上交的,肯定囤积大量的军用物资,壮大自己的实力。

他和符家关系又还不错

不过最终史从云还是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符家已经是个庞大的势力了,他这样去一求,又会欠符家人情,他不想被符家左右。

他隐约有点同情官家了,或者说感同身受,他们都娶了符家的女儿,一方面他们都需要符家帮忙,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度依赖符家,对其很害怕。

不说符家三代封王,光符彦卿这一代,他们兄弟七八人,出了四个节度使,一堆刺史、防御使等,谁敢保准如果符家再壮大下去,会不会又效仿仙君郭威来一个黄旗加身呢?

史从云也十分不想欠着符家人情,所以这件事他没同意。

只能暂时把事情压下去,大不了到时候四万多新兵先不往北吧,他这么想。

到显德六年三月初,史从云和官家,几位宰相商议之后决定先让韩通北上,到河北征发民夫,修理拓宽沧州的河道,好让后续大军船只能够顺利北上。

韩通领命,在三月初二奉诏离开京城北上,去处理这件事了。

同时三月初四,当初因为在寿州疏忽大意被刘仁赡打得落户流水的李继勋也被调回京城,他当初已经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侍卫司三把手了,结果被罚降职为河阳节度使,几年后的现在终于把他调回京城,官家准备打大战,猛将都要调回来。

三月六日,淮南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奉诏从淮南扬州赶回来,开始重新统领侍卫司。

史从云没有去见他,他和李重进关系很差,见面说不了好话,加之他们现在是禁军两司的头把手,见面也不合适。

此外还有大批外镇将领逐步调会京城。

稍有头脑的人都明白官家这是要有大动作了,而且这次的动作不同以往的大,几乎所有的战将都开始调集回京。

到三月十四,史从云一大早就骑马到枢密院官署和魏仁浦等人商议这次出兵的事,众人已经开始准备出兵借口了。

师出有名是很重要的,即便有绝对的力量。

以后世两个超级大国作比,国和s国,他们都出兵过中亚,碰的头破血流,都是赤裸裸的侵略,但不同的是s国几乎受到全世界的抵制,国却没有那么大的舆论压力。

为什么?

因为s国傻,做事不动脑子,自以为自己武装力量强大无比,天下无敌。于是就连个师出有名的战争借口都懒得找了,结果国内百姓不支持,自己的士兵士气低迷无心作战,国外口诛笔伐,全世界群起而攻之。

而国很狡猾,开战有理由最好,没理由就自己制造理由也要“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