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其实韩信早就造反了,只是你们没注意!(5000字求订阅)

“简直胡说八道。”

“韩信被封为齐王,这就是算韩信造反了吗?”

“你家造反是这么算的?”

史忆感觉心里堵得慌,陈通这次简直比他还流氓啊,简直不能忍。

张教授等人也是一阵错愕,不知道陈通为什么这么说,但他们保持了沉默。

刚刚考入清北大学的学子们,则是一脸好奇,他们非常期待陈通的言论,因为这有可能又是一个大瓜。

而陈通则是走到白板前,风轻云淡的写下了两个字:君臣!

陈通敲了敲黑板,幽幽的道:

“首先,我们得确定一下,造反的概念是什么?”

“在古代,造反就是以臣反君!”

“背叛原有的家国和势力。”

“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理解,造反就是一个人他身为这个集团的人,却要以武力的手段推翻这个集团或者分裂这个集团。”

“背叛原来的家国和组织。”

“那我们来看一下,韩信被封为齐王的时候,到底符不符合造反的概念呢?”

“韩信在坐地起价,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之前,韩信跟刘邦是什么关系呢?”

“君臣关系!”

“刘邦是君,韩信是臣。”

“而刘邦逼不得已把韩信封为齐王之后,他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呢?”

“刘邦和韩信那是君王和君王的关系。”

“也就是说,此刻的韩信已经脱离了刘邦集团,另立山头,成了一个诸侯王。”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一件事情,所有人在讨论韩信是否造反的时候,尤其是在韩信被封为齐王的时候,他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个时候的刘邦不是皇帝!”

“刘邦根本就不是皇帝,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刘邦当时根本就不是皇帝!”

“这个时期的刘邦他只是汉王,也就是说刘邦的身份是诸侯王,而韩信如果成为齐王之后,他就跟刘邦成为了平等关系。”

“也就是说以前的韩信见到刘邦要跪下行礼,而被封为齐王以后的韩信,再见到刘邦的时候,那就只需要拱拱手就可以了。”

“他们从君臣直接变成了君王与君王的关系。”

“韩信在这一刻,他把刘邦集团一分为二,已经算是自立山头,你说这算不算造反呢?”

“别人都在说曹操是汉贼,可曹操与汉献帝的身份自始至终,他都是君臣,就算曹操加了九锡,就算曹操把持朝政。”

“但从名义来说,曹操还不是皇帝,他只是一个加了九锡的亲王,他跟皇帝之间还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韩信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他们两个都成了诸侯王,这不是造反,那什么是造反呢?”

“不管是从古代的君臣父子的礼法来说,还是从现在的概念,背叛了原有的集团,分裂了原有的集团,从这种判断逻辑来说。”

“韩信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说明,韩信在造刘邦的反!”

陈通话音刚落,整个大礼堂内都炸了。

众人都好像被头脑风暴了一样,情绪异常亢奋,仿佛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家长们惊呼道:

“我去,我们竟然忘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韩信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刘邦还不是皇帝,刘邦只是汉王啊!”

“这就跟项羽分封其他诸侯王一样,项羽跟其他诸侯王的地位那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领导谁。”

“当韩信成为齐王的时候,他就已经背叛了汉王,这就要自立山头了,这别说是在古代,这在现在都算是造反背叛呀。”

“以前的刘邦是韩信的君和父,现在刘邦和韩信那就成兄弟了,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家长们终于意识到了历史中隐藏的一些信息。

他们在分析韩信成为齐王的时候,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刘邦此刻还没有成为皇帝。

这个条件一改变,一切都变了。

事情就发生了质的改变。

………………

聊天群中,杨广眼中满是赞许。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看看,这就是抬杠中的皇帝呀。”

“这才叫做一剑封喉。”

“现在谁还说韩信没有造反?现在谁还说韩信的人品好?”

“根本就没有等到刘邦称帝,韩信已经开始造刘邦的反了,直接把人家刘邦辛辛苦苦建立的势力给分裂切割。”

“这不是反骨仔,谁是反骨仔呢?”

………………

此刻的曹操也是破口大骂。

人妻之友:

“一些人太不要脸了,我曹操至始至终都是汉臣,我不就是成为了权臣吗?我不就是加九锡成了亲王吗?”

“但我又没有自立为帝!”

“我就成奸贼了?”

“看看韩信,本来他是刘邦提拔起来的手下,结果等他羽翼丰满的时候,他就坐地起价,要跟刘邦平起平坐。”

“这还不叫造反?”

“要是这样都不算造反的话,那历史就没有造反的人了!”

“所有造反的人,就只不过是想跟之前的皇帝平起平坐而已,这能叫造反吗?”

曹操那是越说越气,感觉自己太委屈了!

自己一个品行高洁,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汉臣,竟然被人说成了奸贼,这到哪里说理去呢?

………………

崇祯张大了嘴巴,他现在的脑袋像是被雷劈了一样,感觉已经无法自主的思考。

自挂东南枝:

“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