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她如此看得开的态度,让另外三人松口气。

江秋月带着他们把办理工作证的流程重新走了一遍,凭着师傅开的条子拿到两张写着各自姓名和车间的卡片。

出去时,外面方卫东几个还在等他们,得知一气儿进了三个,都挺高兴的。

毕竟出来的那些知青中,大都是一个村的能进去一两个就不错了,有的甚至一个都没有,全部抓瞎,他们队上的能进三个说明比其他队能力强不是。

来接人的柳大听说后,同样是这么想的。进的人多好啊,给青山大队增光添彩了,到时候他父亲去县里开会,都能当作一个工作要点拿出来说说,面上有光。

一行人坐驴车回去,当晚在知青院开了一桌简单的宴席庆祝。

队长家送来一坛自家酿的高粱酒,开宴时柳建国过来喝了两杯,说上一段鼓励的话就告辞了。

由于是为成功进入钢铁厂的三人庆祝,江秋月他们免不了要出点血,负责宴席的食材什么的。

陈中华和林文清掏钱和粮票去村里买来一些细粮和菜干,江秋月把自个菜园子里的菜拔出一篮子,带上一块腊肉和着油盐酱醋等调料送过去,同刘爱英一起把一桌席面拾掇的像个样子。

有酒有肉有菜,众人吃吃喝喝,一晚上兴致高昂。女知青多少顾忌点,浅尝一杯,吃菜吃的多。而男知青们则是碰到酒就放不下,几个人你敬我我敬你的喝开了,结束时撂倒了几个。

好在陈中华还清醒着,喝醉的男知青有他看顾,至于收拾残羹剩菜的人手有刘爱英和王莲她们,江秋月趁着天还未黑,赶回了养殖处。

等到下周一,被录用的三人开始了学徒工的上班生活。

江秋月其实很想骑自行车去,快的话二十来分钟就到了,但是陈中华和林文清没有车子,她自己一个女知青骑行不安全,索性三人都坐队长家的驴车上下班。

当然了,驴车也不是白用的,他们跟柳建国说好每天一个人给一毛钱,如此一来,即堵住了其他人的嘴,也能不欠大队长家人情。

一个月就早晚送一次,其他时间不耽误驴车的使用,还能每月增收九块钱,大队长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养殖处养猪的活计,正式交给了刘爱英去做,等柳二媳妇春天生了孩子,就和刘爱英一起饲养。

毕竟刘爱英如今算是顶替下江秋月的活,顺便还暂时帮着柳二媳妇做工,已经从下地上工的队伍里脱离出来了,没有用完后到时间再把人甩掉的道理。

江秋月既然不做养猪的活了,养猪的那份工分随之也没有了,转给了刘爱英。

以后队上记工分、分粮食就没江秋月的份了,她现在相当于半个吃供应粮的,户口挂在临河村,工作在钢铁厂。

连同陈中华和林文清均是如此,被钢铁厂录用的知青以后只能凭厂里发的工资粮票和福利过活,队里不发粮食,他们只能拿粮票向村里买着吃,即使这样,仍然被村里人羡慕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