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江秋月进去后环顾了一圈,桌子条凳排列整齐,最里面还有几个窗口,看起来有点像是钢铁厂的食堂。

带他们进来的中年男人让他们一人选一张桌子坐下,每人发一张纸一只铅笔,说是开始答题考试。

江秋月上下浏览了一番自己的那张试卷,上面印刷着几道小题和大题。

首先是填写几句主席语录和抒发一下自己对组织的感情,这是在考察政治思想方面。下面紧接着问了几个技术性的问题,最后还问会不会外语。

江秋月先老老实实把主席语录写了几句,然后吹嘘一下自己对组织的一腔热血,再斟酌着写一写技术上知道的知识点。

至于外语,她会一些英语,这个是必须的,天朝人上过义务教育的基本都会一点这门外语,何况她曾经还是大学毕业,另外俄语也会一点。

会的这两门中,英语会读会写,俄语只会听。

这种学识上的问题做不了假,江秋月实事求是地把自己掌握的东西写清楚。

试卷做完后,江秋月再次检查了一遍,余光观察到有人上交了,就起身交了上去,坐回原位。

在这过程中,江秋月发现一件令人十分无语的事,她瞄到有的人竟然全篇都写满了主席语录,不管是前面的政治题还是后面的技术性问题……

钢铁厂明显是想招一批没有思想错误且具备真材实料的知青,去顶上他们内部职工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知道这种写语录作秀的人,他们会不会招。

话说钢铁厂的做法也很坑了,自己内部的人没那个能力解决,想找外面的人给他们干,却又不想给人家相应的福利待遇,只拿出一点点粮草打发。

而且从早上就能看出,正式职工貌似很看不起迁到农村成为农民户口的知青们。

这种就好像后世的正式工和临时工现象,正式工能力平平,拿着高工资高福利却不用做事,天天喝茶看报纸打发时间,而临时工主要把正式工不想干或者干不了的活做了,拿的工资却是少之又少,福利更是没有一点。

往往这种时候,正式工还很有优越感,自觉比临时工高人一等,看不起人家。

遇到这种事,真是心塞无比。

但是现在,一百多个知青却在争抢当临时工的机会,甚至第一轮刷下的几十个人连进大门的可能都没有。

这就是时代的现实和无奈了,不能忍受、适应,只会被潮流拍死在沙滩上。

江秋月感慨一番,坐在位置上静下心等待,等待所有人考完,看这轮又要刷下去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