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终极笔记 洛溪笔谈 2179 字 2022-08-18

众人都觉得我爹说的在理,都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安子这时候为了让我爹安心说:“义爷,你放心去,不管出了什么,这人我一定给您带出去。”

我爹点了点头,说罢就往前走了。

我从吴家人所在的房间路过,朝里面看了一眼,也跟了上去。

一行一共五人,我,胖子,我爹,还有两个伙计葛英和大成。

虽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但在狭长的通道里面,发生危险根本连跑都跑不开。

不过在路上听我爹说,吴家人就剩下了四个还在,其余的都已经死了。

想来也是悲剧,他们变成今天吃人的怪物,到底该怪谁呢?

葛英在上次通道前的计算,让我至今难忘,他是知道这里楼层变化的,通过他的观测方位,我们不会再多走弯路。

葛英带着我们在七层楼层,折返行走,一路我们几人都在跟着葛英,谁也不多说一句,大家都相信他。

随楼体转动,大约来来回回走了四五次,一扇明晃晃的大门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通道看来是真的存在某种位置折叠的机关,葛英带着我们看似只在一段路途来回穿走,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之前我们在前边的六层,都是一条道走到黑,定然是在一个有一个机关穿梭,才会觉得八宝玲珑如此之大,甚至还觉得都能绕出老鸦岔了。

我还一度把那段黑暗的六层路段,联想到我爷爷的地下长道,现在让葛英几个小时功夫就带到了,看来术业有专攻,要说下墓取宝我们有经验,可是这八卦算理,却是一个门外汉,要怪就只怪小时候贪玩,爷爷教我的时候,没有用心去学。

七层上通往八层的通口和之前的门也不一样了,七层的战国古迹,门自然不会例外。

灯光下,那扇门发出金属的光泽,用手摸上去,冰凉刺骨,材质应该是铜,这点更加确信了战国墓的风格。

门上是一只静卧的伏虎,伺势而动的样子,虎面上威严凶狠,虎口大张,门上这幅伏虎图雕工艺精湛,能看出不凡之处。

天子用龙,将军用虎,门上的伏虎表示里面是一位将军。

铜门,战国时期特有的风格,铜在那个时候比金子都要金贵,因为产量极低,能用铜的也都是贵族王侯,这与我们看到的火灯相匹配。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下面的两层是一个战国将军墓。

葛英对我们说:“还有一个多小时,下次轮转就是开门的时候。”

“我们赶得还挺巧,运气不错。”胖子说着。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很,而我在大门处看见了一个东西,让我心一紧。

是一团残留的深绿色菌类,与次本所说的寄生物真菌相似,它就在门下压着,这种东西来自门后。

门被打开过?我有了个疑问,难道日军当时还进入过八层?可次本的日记里没有提及过。

可这东西必定是来自于下面,门下的痕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东西应该不会无意生长,肯定有什么刺激因素才会疯狂生长,也间接说明有人下到过里面。

我最担忧的,是这团残留的菌类会不会生长,如果等我们下去,它生长堵住了我们的退路话,那就真的玩完了。

这种潜在的危险是很致命的,下斗盗墓,虽说都是为财,但也得有命出来花不是,要得是勇有细,艺高人胆大,而不是单一一个莽字。

一个多小时后,铜门打开,下面黑不见底,一股阴风潮气直面而来,气息凝重,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味道。

是墓葬的味道!

常年下斗,就会有熟悉这种地里的味道,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通过我们身上的味道,来判断我们是下地的。

残留在门下的那一团菌类,在开门后,我让胖子用火把它全部烧了,它非常耐火,一小团的东西,烧了足足有十分钟,估摸着这种菌类真成了规模,想烧掉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