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 漫愈 1591 字 3个月前

众将士不知信了几成,但事已至此,皆言该杀,又推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冷静的派人去追杀宋襄,又命桓楚回去同怀王禀告此处情况,便开始准备巨鹿之战。

至于怀王听到项羽私自杀了主将夺权之事是何反应,已经不重要了。

这场矫杀,不仅仅是军见不同、义愤而为,更是一场政治斗争,权利角逐。

项羽杀宋义,为楚军主帅,楚军所有兵力都掌握在项羽手中,如今他之势力,几乎与他叔父那时相差不多。

这是个乱世,比起忠义信诺,终究是看谁的兵力强盛。

果然,怀王听闻宋义被杀后,并未怪罪问责,反而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兵力就是话语权。

在巨鹿之战展开之时,刘季和周宁也到达了昌邑,然而刘季第一次攻打失利,西征任务暂时陷入僵局。

因为稳打稳扎,缓慢推进的战略,在接连攻克成武、城阳后,接收秦军降卒又兼并各路义军,西征的队伍已经扩充至两万人。

这两万人里,刘季有一万三千人,而周宁有七千人,到底不是主帅,不好招揽兵士。

周宁提出了分兵攻打昌邑,“我在亢父待过一段时日,颇得百姓信重,亢父离昌邑不远,两县多有往来,可至亢父派遣亢父能吏到昌邑城内劝降,即便不成,也可攻下亢父,夹击昌邑。”

周宁是女子,刘季对她并不设防,又想她有预言之能,便允了她分兵之请,遂周宁领兵七千去往亢父。

周宁至亢父,如鱼得入水中,万事便利,甫一至城外,城门大开,百姓夹道相迎。

距离周宁离开亢父至今不过半年,百姓们都还记得她的仁政,又有新年之时,往来传递家书,大刷了一波好感,可以说亢父百姓对她早有思归之心,城内各处都在传扬周宁的德行。

原本归属于周宁的三千士卒见怪不怪,新招募的四千士卒却是眼界大开,若天下得治,则当如如今的亢父这般。

周宁在亢父停留了差不多半月,期间除了从外利用亢父百姓的言说往昌邑渗透她的影响外,昌邑城内的情报点也在积极活动。

天下动乱已久,百姓向往和平之心甚重,刘季西征路后期有一大城宛平,与之相连的城池有几十座之多,刘季仅答应投降不杀,就将宛平秦兵全部收为己用,刘季也因此悟出道理:攻心为上。

在宛城归附后,张良仅为刘季拟定了一条“所过毋掠”的政策,便为刘季大收人心,刀不血刃的将战线推进到武关。

而如今周宁使人往昌邑传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比刘季的所过毋掠要体贴全面多了。

总而言之,西征一路用兵不如攻心,而北伐则是实打实力敌了。

邯郸城郭被章邯尽毁,百姓迁走,已无民心可用,而诸侯联军畏敌,虽比项羽早一步到达巨鹿城下,却只是筑壁垒自守,不敢与秦军交战,只盼着楚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