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 漫愈 1584 字 3个月前

周宁身披斗篷在城墙上看着不过二十人的送信队伍远去。

冬装臃肿,家书装订成册,正反面皆能书写,薄薄的一本便可记录下近两百人的家书,一人身上携带个两三本,藏于臃肿的冬装下,谁也瞧不出异常,所以谁也不能想到他们完整的送出了六千封家书。

至于那一车竹简,倒可以用作他们路上的取火之柴。

周宁转头对喜道:“又多了一个更大的网,辛苦了。”

此举是为收买人心,可也顺便的铺开了一个更大的信息网,一个自发的、对她感恩戴德的信息网。

这个年头,还没有普通百姓有信息保护的意识,千万封家书从他们手里流过,这背后牵动的谁知道会是多少人多少事呢。

传递六千家书一事,不如怀王想的那么麻烦费力,可也不简单。

各情报部用的纸都还是秘密,所以各情报点收到家书册后,还要着人重新抄录到木牍上,再安排人送至各家。

虽然抄录麻烦,但那点浪费的时间,完全能由没甚负重的骑兵从路上找补回来。

所以基本上,所有家书都在新年当日,或者前后不过两日的时间送到了各家手中。

乱世中的新年于不能归家的游子难过,于心有牵挂的父母亲人同样难熬。

家书难传,一走后了无音讯,也不知他在外是冷是饿……是死是生。

“吃吧。”

老人低沉沙哑的声音响起,除他外,一室妇孺。

老妇人强忍着眼泪,看屋外寒风料峭,语带凝噎,“也不知……大儿幺儿在外好不好?这会,有没有食吃?”

这一话落,年轻妇人埋头偷偷抹起眼泪。

有没有食吃?她只求良人先活着!

前头楚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她日日做梦,都梦到她家那口子满身是血。

“唉~”那当先的老人也叹息着沉郁起来。

稚子无忧,不知长辈们因何忧愁,不喜室内沉默抑郁,便看向院外寻求新鲜事物。

乡下的篱笆墙不高,成年男子从院外走过,便可看见其头顶发髻。

不过今日新年,外头少行人,他也瞧不见什么热闹。

稚子嘟了嘟嘴,正要收回视线,就远远看到有人骑高头大马而来,他兴奋的抱住母亲的胳膊,“阿娘,是不是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