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攻玉 凝陇 2975 字 2022-08-18

严司直已经把邪党案的相关宗卷全都找出来了,此案虽已过去多年,但因为重案司常年有专人把守,宗卷保存得极为完整,尤其这案子还是当年圣人亲自下旨督办的,大理寺更不敢轻怠。

那两幅画像就摆在那堆宗卷的最上方,打开看,一幅画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卷首写着清散人,看上去相貌还算端正,就是眉眼有些凶狠相,个头也出乎意料的矮小。

另一副画的则是一位女道士,卷首写着皓月散人,年纪也才二十出头。皓月散人身形娇小,笑脸含春,虽说身着缁衣芒鞋,却自有一股风流气度。

蔺承佑对着画像看了一晌,确定自己没见过这两个人。不过这不怪,凭二人邪术上的修为,必定早已改换了容貌,想来改换得极为成功,逃亡这么多年都没被朝廷察觉。

严司直又把乾坤散人的画像找出来递给蔺承佑:“这是无极门的掌门。谁能想到这样一副好皮囊,竟能干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

的确相貌堂堂,从画像上来看,乾坤散人当年约莫三十多岁,不比麾下这几位大弟子大多少。

这案子当年由大理寺、御史台、京兆府三司共同审理的,全程由圣人督办,整个办案过程清晰严谨,无半点不明朗之处,经核实,乾坤散人共犯下十一条重罪,证据确凿,堪称罪不容诛,三司对案情审理结果都无异议,很就判了乾坤散人绞刑,此人并无亲眷在世,伏法前一直住在安邑坊的无极道观。

看完当年的审案过程,蔺承佑把视线重新挪回两幅画像上。

这回看的是两人的手。

清散人个头虽矮,手掌却极大,这两点完全符合锦云瀑东家的描述。

皓月散人的手却小上许多,一看就是女子的手。

蔺承佑盯着女道士的秀气双手看了又看,心里早前浮起的那点疑惑又慢慢沉回去。莫非他想多了,凶徒真是舒亮?

舒亮与清散人同为男子,两人年纪、身形又都差不多,加上凶徒作案时极怕被舒丽娘的邻居撞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凶徒都是舒亮没错。

所以舒亮真有可能是当年逃走的清散人……

这位假“舒亮”在外头潜伏这么多年,想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所以在头两年返回京城,并在暗处部署自己的计划:找寻邪物,启动阵法,搅乱长安,谋害朝臣和圣人……而他这样做的目的,自是为自己的师父乾坤散人,以及当年伏法的同门师兄弟妹报仇了。

尽管如此,蔺承佑还是盯着那位模样清丽的皓月散人看了许久,口问严司直:“对了严大哥,舒亮的画像讨来了吗?”

严司直道:“托舒亮京兆府的同僚在画,也不知画好了没,我让他们去问问,这是舒亮的生平,已经整理好了,你先瞧瞧。”

蔺承佑接过那卷册子,舒亮虽与舒丽娘同姓“舒”,却并非堂亲,他实际上是舒丽娘的表叔。

舒亮今年三十有七,华州人,父母早亡,家并无兄弟姐姐,同村只有一个表哥,因家境贫寒,自小在当地寺庙寄读。舒亮过目不忘,聪慧拔群,大了后有心进京赴考,无奈筹不到盘缠,向表兄筹借银钱,却被表兄表嫂赶出了家门。

这对刻薄小气的表兄表嫂,也就是舒丽娘的父母。

后来舒亮也不知从哪筹到了盘缠,居然偷偷跑到长安应考,并一举考了进士。

吏部落选后,舒亮改而到淮西道谋职去了,凭借着进士的身份,很就在彭震帐下谋到了一份“帐内”的差事,想来彭震给的薪饷不薄,因为舒亮一回长安就在崇化坊买了一座旧宅,虽说位置很偏僻,宅邸面积也不大,但根据京的地价来看,也算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注1)

至于舒亮的妻子,则是他在淮西道任职的时候娶的,据说是当地一位官的女儿,二人成亲后生了个女儿,不过据舒亮的同僚说,舒夫人似乎身体不大好,平日基本不与同僚的女眷交际,舒亮自己也很少提到夫人。

严司直在旁边说:“虽说舒亮的妻女有点怪,但舒亮身这些年的经历毫无破绽,身家清白,还参加过朝廷的科考,甚至连当初考进士的行卷也都能找到。”

蔺承佑笑道:“何止没有破绽,简直经得起方方面面的推敲。可惜有些事因为年份问题没法作假,还是不小心露出了罅漏。严大哥你看,舒亮进京赶考那年,恰好是邪道逃出京城的那段时日。”

严司直把两份宗卷一对比:“还真是!”

蔺承佑道:“清散人要长久隐瞒自己的身份,光靠一味逃亡是行不通的,要想瞒天过海,最好的法子莫过于顶替别人的身份进行生活,想来清散人在逃亡途挑了舒亮,原因除了两人身形、年龄差不多,还因为舒亮家人口简单。要知道这世上最高明的易容术,也经不起亲近之人的端详,舒亮父母早亡,且无兄弟姐妹,虽说有对表兄表嫂,关系却十分恶劣,对清散人来说,上哪再去寻找这么好的下手目标。”

严司直疑惑:“可是舒亮当年还参加了朝廷的科考,清散人胆敢顶替他,就不怕自己的言行被同榜看出不对劲吗?”

“所以舒亮吏部一落选就离开了长安,没回家乡华州,而是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淮西道,越是陌生的地方,越不用担心被人认出来。或许舒亮进京赶考的盘缠就是清散人给的,等到舒亮顺利取得功名,清散人便将其杀害,然后他乔装成舒亮的模样,跑到淮西道去任职。

“这一去就是十来年,这么长的时日足够一个人的相貌发生变化,等这个‘舒亮’回到长安,哪怕是当年的考官和同榜进士见也未必能瞧出异样,于是清散人顺理成章以舒亮的身份在朝廷任职,进的还是京畿枢纽——京兆府。”

说到此处,蔺承佑脑闪过一道白光。

那个举荐舒亮进入京兆府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