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成绩倒不是谢雁关注的,她最留意的是同时参加比赛的其他设计方案。

第二名,是南边一座大桥的设计方案。

这座大桥,预想中将连接港城和珠城。

随着华国的开放,南边的城市纷纷发展起来,沪城的gdp不断下跌,这也是沪城想要尽快开发东岸的原因——华国的南边,已经有了新的繁荣趋势。

这个方案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符合整个珠城的发展规划需求,

在沪城修建跨江大桥的时候,南边的珠城也开始了修桥开放的想法,可以说,在此刻的珠城,修建一座跨过经济新城和另一座经济城市之间的通道,是一件全民热情高涨的大事。

这个方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方案的设计者还曾经参加珠城组织的考察队,赴国外考察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学习国外的经验和技术。

沪城修桥开发,打的是十六字方针——

“开发浦东,振兴沪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显而易见,浦东的开发涉及到沪城能够在经济发展中追赶上南方城市,继续稳住经济龙头的位置,同时,沪城对于整个华国都十分重要,战略目标,最终是要面向世界。

而珠城建桥的想法也一样——打开对外开放的通道,从建设大桥开始!

如果说谢雁的方案,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最有可能实现,最有挑战性,最有技术意义,且面临困难最多的方案,那么第二名的方案,则更多在于政策和发展意义上。

而全国第三名的方案,以畅想元素居多,以内陆高山桥梁为设计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