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皇后知心 妙利 878 字 3个月前

虞枝心听着小崔公公的两个徒弟一来一回的给她传小话, 说皇后本不愿抚养四皇子, 不知陛下与她说了什么才突然改了态度乖乖应下。

“……娘娘是没看到,皇后那一下子啊,脸色刷的就白了, 看陛下的表情跟撞了鬼似的——”

小庆子手舞足蹈的说话,不妨被一旁的小安子重重踩了一脚, “嗷”了一声跳着脚对小伙伴怒目而视。小安子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年纪也比小庆子小了半岁,性格比起口无遮拦的小庆子却不知稳重了多少。

“娘娘别听他胡说,皇后娘娘畏惧陛下威严罢了。”小安子再瞪了小庆子一眼,才对贵妃接着解释:“四皇子毕竟是早产,又没有生母悉心照料,让韩贵人一个没生养过的娘娘养着总有些名不正也言不顺的。且韩宝林要管着纪宝林和四公主,这两日焦头烂额的都快忙哭了,陛下也是为了皇嗣着想,交给皇后总安稳些。”

“本宫明白的。”

虞枝心勉强笑着点点头,挥手让他们下去休息,心里却明白,这是陛下给皇后的一个警告,也是对皇后的惩罚。

这个孩子失去生母是皇后之过,换言之,总会有知情人——比如陛下——可能在某一日告诉这个孩子真相,让他将皇后视作仇人。

皇后必然要防着。然因她是皇后,她又必须善待这个无辜的皇子。

其中分寸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天衣无缝的。皇后本没想过这个孩子能活下来,她原本的打算是张丨宝林母子魂归黄泉,而姜宝林才是她收拢的羽翼。

她在听闻张丨宝林生下皇子时尚且镇定,及听说在姜宝林那里查出证据才多了几分慌张。皇后就知道自己被人反将一军,她曾猜测是慧贵妃所为,直到陛下站到了她面前。

她知道这一次是她输了。陛下毫不遮掩对此事的了解和对她的愤怒,她若是不想被陛下将罪行公之于众,就只能按照陛下的意愿认下四皇子。

只是她猜错了一点——她不知道陛下的愤怒并不是源于她的算计,而是姜宝林那个孩子的夭折。这孩子原不在任何人算计之中,是被陛下祸水东引了才遭此劫难。

陛下自然不会觉得明明是他能够阻止的事情非要多此一举反算计皇后一把才造成五皇子的夭折,他只会将这一点点恼羞成怒无限放大,最后迁怒到皇后的头上。

皇后实在有太多把柄在他手里。她老老实实不作死就罢,总归要一个人在虞枝心有足够筹码上位之前占着中宫之位。可皇后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认不清现实——现实便是她在陛下心中毫无地位,自孔太傅死后连足够震慑陛下的外戚权柄也无,她看似儿女双全风光得意,其实不过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后宫女人的对手永远不是另一个女人,而是那个滥情的男人。虞枝心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意。皇后想不明白这一点就永远没法得偿所愿,她越是固执自己“应有”的权利就越会让陛下厌倦。

若是换一位正人君子的帝王,就算厌倦了也会给皇后应有的体面,保持着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可这位皇帝并不一样,以他对后宅手段的熟稔和对宫斗的孜孜不倦,他只会想办法清除一切威胁。

虞枝心确实是不把皇后看在眼里的。不是因她骄纵或是自以为拿捏住了皇后,而是因为以陛下的性子,后宫从来不是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的地方,孔这个姓氏注定了皇后唯有低调听话才能活下来。

慧贵妃的权利也好,脸面也罢,说白了并不是她自己要来,而是陛下愿意给的。孔皇后意识不到她早已注定的命运,非要和陛下争这一把,虞枝心也只能感慨一句好言难劝该死鬼,从此撂开不再过问了。

……

姜宝林与夭折的小皇子并未在宫中溅起多大的水花。腊月二十五,陛下正式封笔,从此不必早朝,倒是有了兴致慢慢给几位公主皇子起名字。

其实皇子公主的名字真没多大的用处,出宫前大多是被叫序齿,如二公主三公主,大皇子二皇子。及分府出去或出嫁也有各自的封号可用,名字除了在玉牒或家谱中用上,几乎不被外人所知。

但总归是要有。如前朝文人还需避讳皇家姓名,为了不给读书人添麻烦不得不把皇族的名字起的千奇百怪十分偏僻。今朝却是不怎么在乎这些,于是皇亲国戚们的名字才渐渐正常,多会选个中正平和或吉利的字眼。

虞枝心看他奋笔疾书写了一张又一张的纸只能无奈的摇头,却被他兴致勃勃的拉过去一起参详,非要在除夕之前给孩子们定下名字。

女孩儿的小字总简单些,公主以单字从女旁,已故的大公主名“婉”,宋贵嫔所出的二公主名“婳”,陛下便照着这思路再挑出嬿、妩、嫒三字作为三公主、四公主和五公主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