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皇后知心 妙利 902 字 3个月前

她说的落落大方诚恳有礼,饶是向来严厉的顾嬷嬷都不免对她生出几分好感来。引着她先往偏殿安顿,自个儿去给太后通风报信。

太后刚起床梳洗,对慧贵妃的表现不置可否。只问了一句:“皇后呢?还没来?”

顾嬷嬷点点头。

“哼。哀家让她寅时前到,她就真准备卡着寅时的点来?”皇太后不满道:“去,喊慧贵妃到花厅伺候哀家用膳,一会儿若是皇后来了,就让皇后到小厨房去给哀家熬药吧。”

说是熬药,其实不过是盯着太医将药熬好了再端上来,然既是在小厨房里熬药,些许烟熏火燎总是免不了的,也算是太后给皇后的下马威。

顾嬷嬷可不管什么贵妃皇后的,得了太后的懿令便立时安排下去。虞枝心伺候着用膳还好,虽太后始终没给个好脸色,倒也没怎么开口为难她。及皇后带着全幅仪仗并好几个箱笼抵达延寿宫,还没来得及面见太后就被仍去小厨房看药,心中窝火便可想而知了。

逃过一劫的虞枝心亦是无奈。她宁愿服些软省了受罪不假,可要是她与皇后之间的差别对待太明显,往后皇后还不是得给她找事儿!太后这一手挑拨离间既是阳谋也就用的光明正大,全看皇后的脑子能清醒多久,能不能做到不迁怒于她。

什么叫做左右为难!虞枝心可算明白了两头不讨好的难处。唯有一边暗中联系了芳龄姑姑多劝劝皇后宽心一边在太后面前装傻,只恨不得她们都将自己忘在脑后,少把自己扯进两人的婆媳之争里来。

皇太后把贵妃的心思看在眼里,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真没有继续挑拨下去,也没故意找些难做的事儿折磨两人。只在第一日之后就让顾嬷嬷给贵妃和皇后轮了值,让她们管着宫女们干活就是。

既有喘息的机会,皇后倒也慢慢适应了起来,与贵妃配合的还算得心应手。只是太后越是好说话,皇后和贵妃心中越是不安,生怕皇太后有什么招在后头等着她们。

很快她们就知道自己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皇太后给她们的松快并不是好心,而是将真正的算计掩藏在她口中所谓的“将就”之下。

这般过了几日,皇太后突然发起了大脾气,直斥皇后和贵妃侍疾不尽心,既不肯亲力亲为还时常找理由偷奸耍滑。太后娘娘不由分说的一顿控诉,只差没把自己说成什么孤苦伶仃的孤寡老人。当面听了她满腔抱怨的皇帝陛下实在没辙,只能顺着问她老人家到底要如何处置。

太后早有主意,便是把孙家的两位在室姑娘召进宫,一则有亲人慰藉,二来也让皇后和贵妃“好好学学怎么伺候人”。

皇后闻言就炸了。若不是芳龄姑姑及时拉住,她非得找太后当面理论去。她堂堂中宫之主来侍疾已经算是给足了老太太面子,也不知太后哪儿来那么大的脸,居然敢让两个不知所谓的孙小姐来教她规矩?

殊不知孙太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孙家自太后失势就被孔家与四相连番打压,早就没了朝堂上的实权。如今这位家主乃是孙太后的侄儿,论本事没什么大本事,爵位也已降到承恩伯,在京中根本溅不起什么水花。

皇太后本想过回宫后启用娘家人揽权,只无论陛下还是朝臣皆不肯如她所愿,连她打着皇嗣的主意也碰了钉子。她亦是没法儿,才又回到后宫的法子,找了借口将孙家的年轻女子召进宫,再想法子把人推给陛下。

因皇太后“病”着,管着宫务的皇后并最受宠的贵妃也住在了延寿宫,少不得陛下同样是一日三回的在这边走动。皇太后打的主意便是趁着让陛下来时让孙家的小姐与他慢慢相处,有她在宫中镇着,陛下总不能对孙家的姑娘们视而不见。

第134章 .子夜歌 · ?

皇太后的想法若是放在寻常皇帝身上, 那自然是心照不宣的各自给个面子。可赵熠却不同旁人,他最厌恶的并非前朝群臣不把他放在眼里,而正是有人用女人牵制算计他, 甚至算到他的子嗣和身后事上。

自孙太后提出将两位孙家姑娘请进宫来, 皇帝陛下就已经下了杀心。许是有了如此决断,他怒极之下反而平静下来,看不出丝毫不悦的同意了皇太后的懿旨召见。

孙九姑娘和十二姑娘便是孙家在室的嫡出姑娘中最出众的两位。两人才一入宫,皇太后就兴致勃勃的给她们打扮起来。华丽的衣裳穿上身,繁复的首饰戴上头, 一时从小家碧玉变作雍容华贵的世家闺秀,挺直腰板浅浅微笑, 看起来比这几?被整的灰头土脸的慧贵妃和皇后都更明艳大气了些。

两个姑娘小小年纪,在家中虽也是一脚出八脚迈,可已然开始没落的孔家哪里比得上宫中的热闹!被延寿宫的下人高高捧着赞着,又有太后纵容抬举,两人渐渐生出几分忘乎所以来,别的且不说,只对皇后和贵妃的礼仪就越来越敷衍, 却是开始大着胆子在陛下跟前搔首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