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估摸着日子,赵王还有不到半个月就会攻来长安,到时候不管他借到多少兵,势必与孤在长安有一战,通知常州总兵孟柏,隐秘行踪加快行程往长安赶,务必在六月初八之前赶到,不得有误。”

六月初八是李循与沈婼的大婚之日,当初渭水之战,沈绍自知如今朝中无堪用的大将,故而令心腹陈赟私放赵王,放虎归山,养寇自重。

早年北狄的上一任君主生性好战穷兵黩武,时常挑衅大周与北狄接壤的北疆一带,明熙帝重用沈绍也是看重了他的出色的军事才能,然而沈绍此人颇会钻营世故,年轻时为了往上爬做了不少狠事。

后来北狄吃了沈绍的败仗连退一千里蜗居北狄高原再也不敢轻易下山,大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沈绍又功高盖主不知收敛,明熙帝自然撂了他的挑子,将沈绍调回长安封为定国将军,改由宋将军替他镇守北疆,沈绍明升暗降,实则是被冷落。

而在李循还是卫王世子时又因长女的婚事与卫王府多有龃龉,沈绍这次若再不抓住机会外出打上几仗,只怕在李循和仁兴帝这里更讨不上几分好。

正因为这些顾虑的存在,他才不惜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私放走赵王,如此一来,前有渡善教,后有赵王余孽,不管是哪一方,他都胸有成竹。

所谓富贵险中求,大约说的便是沈绍。

但沈绍恐怕怎么也没想到,他费尽心机放了的赵王根本就不是个能坐得住成大事之人,为了给母妃秦德妃报仇,不惜四处借兵企图暗度陈仓直攻进长安。

李循早就在赵王身边安插了眼线,赵王自以为机密的计划也早已被他知晓,这些时日他故意放松警惕派陈赟去追绞赵王,实际上却暗中遣常州总兵秘密回了长安助他一臂之力。

六月初八东宫的大婚之日笨笨就是个幌子,那一夜长安守备空虚,赵王一定会在这个时候夜袭长安,到时候他与孟柏来个瓮中捉鳖,将叛臣沈绍与反贼赵王一道拿下。

如今一切也尽在李循的掌握之中。

……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如今南地渡善教的境况,却说渡善教内里似是起了内讧,攻城略地的速度慢了下来,倒是给了李循派去的人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