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而拿了节礼回家的长工,连带着每月月钱,带回去了一斤螃蟹一斤猪肉还有八百多个铜板。

每日都有肉,吃的还是米饭馒头,包吃包住,哪儿还有这么好的活。

长工们是知足的,螃蟹上锅蒸熟,肉切片炖了,味道还没有上工吃的好呢。

中秋这天歇了一天,他们就赶着回去了,在家吃的又不好,而且秋收一过活就少了,还没在庄子自在呢。

而裴殊一直等着水稻晒干,晒干脱穗,然后稻粒直接上称。

五百多亩的水稻,亩产三百六十斤。

比漳渝县水稻亩产高了四十斤,将近二十万斤的稻子,留出做种子的,剩下的连着喜报送去盛京,看皇上如何安排。

庄子里的人要下田拔稻根,清理稻田,有时还会抓住两三只漏了的螃蟹,味道也是极好的。

九月下旬,各地的亩产都报上来了,户部收了税,一时之间成了朝廷油水最多的部门,安庆帝趁机罚了几个贪官,而后在御书房看了一天的折子,并未急着看各地粮产。

安庆帝在等盛京各地的亩产,他想看看有没有高上去,裴殊庄子去年亩产有三百九十斤,其他庄子也有三百八十多,安庆帝不求这么多,今年盛京的有三百三四就知足了。

“盛京的粮产还没报上来吗?”安庆帝问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擦了擦汗,“回皇上,尚未,再等两天应该就报上来了。”

安庆帝:“怎么这么慢,临城的都报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