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吾妹娓娓 伴君独幽 855 字 3个月前

他最后那句话是想表达什么?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1]

沈翀心中微动,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尚未见过。

青阳县大牢内,沈逸认下了所有的罪名,包括逼死自己的父亲。

“不可能的,兄长为人谦和,对父亲敬爱有加,他为何要火烧宗祠,更不可能加害爹爹,他一定是冤枉的。”沈念、沈逑不仅没有怀疑沈逸,反而众口一致认为他是被冤枉的。

“你们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沈念道:“母亲她很慈祥,很温柔,对我们兄弟几个的照顾几乎是无微不至的,尽管我不是她亲生的,但在我眼中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

沈逑道:“母亲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很有才情,诗词书画样样皆通,我的字帖便是母亲写的。”

闻言,沈念将自己腰间的荷包取下来递给沈翀道:“这荷包是我娘亲亲自绣的,比那些绣房做出来的不知要好多少!”

大红底绣白鹤展翅的荷包,针脚整齐、线法光亮、细腻柔和,沈翀的手指在缎面上摩挲,这种触感很熟悉,他将荷包拿高了些,在阳光下细看,这是“打籽绣”,京绣中的一种,是用丝线结成一个个极其细小的线疙瘩,以精妙的绣工将其铺展在绣面上,其精妙在于每个“籽”的大小以及高低需保持一致,且排列更是要求紧凑整齐,要做到这些的关键绣工须得保持每次打结的力度相同,下针有数,色彩的过渡和谐自然。

而京绣又称为宫绣,专用于宫廷服饰,寻常人间根本就不可能掌握此种技艺,更别说绣在自家衣饰之上。

沈翀又问道:“冒昧问一句,蓝氏天生便不会说话吗?”

沈念想了想道:“应该不是,我曾听大哥提起过,幼时母亲曾亲自教他诵诗,母亲似乎是在十多年前失声的,那时候我刚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