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他在心中权衡了几分,见李洵没再说什么忤逆的话,把贪墨案的折子扔给他,让他亲自南下办理此案。

从宫里出来,李洵心情分外烦躁,两侧禁卫军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为他开路。

刘瑾看到殿下回来,揉了揉被寒风吹得凉嗖嗖的脸,匆匆小跑过去,跟在殿下身旁,小声说了这件事。

李洵脸色这才好看了些许:“谁来传的话?”

“玉菱那丫头亲自来的。”刘瑾喜色道。

李洵长长哦了声,看了刘瑾一眼,忍不住笑骂了句:“狗奴才,嘴都快笑烂了。”

“奴才是殿下的奴才,殿下不高兴奴才就不高兴,殿下高兴了奴才岂有不高兴之理?”刘瑾见李洵这会儿心情不错,唇角漾着几分笑意,特意说几句讨巧话:“奴才就知道殿下待傅家姑娘巴心巴肺,她怎么会想不明白这理。”

他偷觑了一眼身旁的殿下,果然喜上眉梢,微微扬起的嘴角让他有了几分翩翩公子的温润模样。

刘瑾暗喜,看来今天不用挨骂了。

果不其然,李洵大手一挥,爽利地说了句:“多嘴多舌,去吧。”

刘瑾笑着应声,打过千便退了下去。

这些天娇娇对自己爱答不理,他干什么都不得劲,总是莫名觉得烦躁,公务上的事也颇为不顺。

那日李知絮到东宫找他之后,他认真思考过她说的话。

李知絮在韩在的事情上确实有些拎不清,可讲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他和娇娇的事情确实该摆在明面上了,这么多年,多少的感情多多少少该给她个交代。

说来此事还真是不怪他,分明他都打算好了在娇娇十七岁生辰的时候带她进宫面圣,请父皇赐婚。

那段时间她害病,压根找不到她人,及至后来她越发不对劲,此事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事到如今他不想再等。

这回娇娇肯给他台阶下,他便想把事情定下来。

毕竟如李知絮所言,女子的情意经不起蹉跎。

入了冬,天就一日凉过一日了,老公爷年逾七十,身子越发不中用,在入冬之初便辞去太傅之职,回府休养,陈氏最近身体也不济,傅娇每日都会到上房给祖父祖母请安,陪他们进膳。

早膳的时候,傅娇陪他们用了些清粥小菜。

老国公夫妇上了年纪,胃口不佳,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然后接过下人递上来的青盐水,慢慢漱着口。

没多时,陈氏就见他们素来宠爱的小孙女也罢了筷,取过丝绢轻轻擦着嘴角。

陈氏不免隐忧。

今年傅正和皇上和太子百般劝说,让傅正和继续担任太傅之职,他心志坚定一心请辞,最终还是功成身退。

傅正和乃是开国老臣,三朝元老出身,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是太傅,如今他又是太子太傅,多年来帝宠不衰。

此生唯一的遗憾便是子嗣不丰,仅有的儿子英年早逝,儿媳伤心过度也香消玉殒,只留下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

孙子傅谦早年遵从父志,十二岁就北上去了军营,如今早已官拜大将军,一家人都在北方璁州。

小孙女傅娇从小留在京城,由他们夫妇抚养,因她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傅正和格外疼爱些,总是将她带在身边,养得性子格外娇气。

傅正和常年在东宫为太子授课,傅娇跟随其左右,和太子李洵相识,两人青梅竹马情意甚好,明眼人都知道,傅娇是李洵眼里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只是赐婚的圣旨一直未下,他们也摸不准圣上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