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明媚 匪我思存 2411 字 5个月前

每次想起来,脑海中总是自动将《旧唐书》枯燥的文字,置换成如电影长镜头般精彩的画面。未及弱冠之龄的他或许此时并未想过,他即将要开创一个辉煌的盛世。

据《旧唐书卷二》记载,他四岁的时候,有个相士见到他,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于是他父亲从“济世安民”中拣了两个字,给他取名“世民”。

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曾经的巅峰,万里江山臣服于他足下。然而史书中的他只安详地表现出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样子,除了偶尔抚摸着伴随自己征战多年的骏马,和死后以《兰亭序》随葬。虽然因此后世再也见不着《兰亭序》真迹有点遗憾,但千年来无数次战乱离丧,即使《兰亭序》真迹存世,估计也早已经湮灭于历史之中了。不过因为这件国宝的殉葬,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个有品味的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人,更不仅仅是个只会治国的“明君”。

虽然每次正史上提及他,多半会首先描述玄武门之变,然后是贞观之治,必不可少地会论及他的良臣美相,或许偶尔会有一两句提起他与妻子的举案齐眉。

其实超爱的是野史中的他,身为多民族的混血儿,据称他原是超级帅哥一枚。请想像这位帅哥出将入相,十余岁的少年时代就率领重兵,后来一手打下洛阳,创立开唐盛势。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爱得死去活来?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好好描摹他与一个女子的异端情史?

让我们以倒叙的镜头,看看他与她的初次相遇。

他是十七岁时雁门之外救驾隋帝的少年李世民,而她是身份尊贵的公主,于行宫楼头遥望胡笳征声。城楼上衣袂如飞的小公主,一眼看见了阵中白马银枪的少年英雄。

他或她,或许都不曾想过漫漫数十载,乱世重逢,恩爱结缡,拥兵再起,最后经过玄武门之变稳坐江山。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他与她的感情掺杂了更多的阴谋与掣肘。政治瞬息万变,临了他对着心爱的女人、心爱的儿子,竟然都无力回护。于是他只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给予她最大的宠爱与呵护。

如果陪葬昭陵的那位杨妃是她,那么一切都是尘埃落定的隽永爱恋。他以自己最大的诚意,在封建礼法许可的范围内,给了她最好的荣誉与安排。

可惜的是峰回路转,写到这里不得不曲笔起伏。

因为在李世民的生命里,还有另一位更重要的杨姓女子。

关于这位杨妃,史书上连具体的封号都说得含含糊糊。因为她的身份比杨淑妃还要尴尬,她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这段故事如果让任何一位小言作者来写,都会是好一部狗血泼天的虐恋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