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以爱为笼 一只小火腿 1630 字 3个月前

唐宁急着辞职回老家,连一场正式的告别都没有。

新的人想必很快就会填进来,毕竟城里头多的是想要找一份能落户的工作的人。

有了户口,就意味着孩子在北京上学不用交借读费;意味着可以向远在异乡的父母证明,自己孤身在外也混得很好;意味着在这座钢筋水泥构成的繁华都市里,扎下了浅浅的根。

哪怕日复一日工蚁似的劳作,燃尽青春和梦想。

“小王呀,现在有空吗?”老孟晃晃悠悠的过来了。头顶上那两缕遮羞的头发,跟着他的动作一荡一荡,更显得光亮的脑门熠熠生辉。

王思年打眼这一看,就知道他准没安好心。

果然,对方下一句就是没头没脑的给她戴高帽:“朋友间互帮互助,才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我看小王你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为人很仗义。”

王思年温和的笑了:“谢谢领导对我的认可。您说吧,是需要我做什么吗?”

——有话直说,别碍着老子忙。

原来是唐宁的事。

他出车祸之后就再没回过单位,所以不少私人物品还在工位上。他拜托领导把东西寄到他老家,但老孟这位奇男子端着茶缸子施施然的过来,明显是要把任务下放了。

“好的明白,我来整理吧。”王思年放下手头的工作,起了身。

“小王同志,你很上道。”老孟满意的如是说。

唐宁的东西看着不少,其实倒也好收拾。

他喜欢玩盲盒,也爱吃软糖,因此一抽屉都是些零碎玩意。除开这些,就是一些摄影专业的书、作品集和拍的照片。

王思年从后勤那儿领了个纸箱子,把这些东西一件件放了进去。唯独有一个单薄黑色笔记本,躺在那堆花花绿绿里格外扎眼,吸引了她的注意。

是工作记录吗?

她拿了起来,随便翻到一页,上面写的是:

“5月28号,天气,晴。

今天在单位楼下遇到了一个人,看着莫名眼熟。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果然饥饿会使人记忆力下降。为了补补脑子,中午奢侈了一把,点了鳗鱼饭。

鳗鱼真是好东西,长得麻麻赖赖,可怎么能这么好吃呢。

这还是吉X家的,要是日料店的,肯定更好。

啊,真希望下个月早点发工资,请年姐下顿馆子。”

——这是一本日记。

王思年连忙合上,不敢再看。

偷窥他人隐私总归是不对的。

她压抑住心里的好奇,继续手头上的活,忙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将一箱杂物整整齐齐的垒在了桌子上。

原来一个人平日里看着再热闹,离开时,留下的东西也就这么些。

她心里涌起一股冲动,想给唐宁发个道别的微信。但是回忆起前几天那通莫名结尾的电话,她有些犹豫。

也许对方并不再想听到她的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