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车停在一座小院前。

两扇院门半敞开,里头种了几颗果树,枝繁叶茂,掩映着身后的两层小楼房。

周麟让坐在车里张望院中的景色,静谧中,飘来锯子拉锯的声音。

“愣着干嘛?”谌年催促,“下车帮我拿东西啊。”

母子俩拎着东西进去,树下的老人停了手中的锯子,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

“爸。”谌年喊他。

周麟让怔怔看着两鬓霜白的谌松,跟着喊:“外公。”

谌松五官深刻,老了以后眼窝深陷,皮肤粗糙如树皮,更显面容严肃。

看他们回来,反应也颇为冷淡。

只多看了周麟让几眼,告诉他:“饭菜在灶上温着,我已经吃过了。”

谌年扒着碗里的饭,开玩笑对周麟让说:“这待遇没想到吧?回来第一餐就吃剩饭。”

“谌家人没什么温情可讲。”谌年连自己一块儿损。

周麟让想起自己在六中上学的第一天,被谌年逮住 * 了一顿揍,可比吃剩饭冷酷无情多了。

他冷哼一声:“习惯了。”

趁着日头好,谌年上了二楼收拾房间,翻出旧床单被套,重新洗了晾晒。

家中的老式洗衣机派不上用场,通了电,“哐当哐当”直响。

谌年摇出井水,把床单放木盆里,撩起裤腿,一脚一脚地踩。

院里堆着许多传统木工要用的工具,斧、锯、刨、锤、刀,一应俱全,周麟让挨个看过去。

没一会儿,谌松喊他帮忙。

“按着那头。”谌松说。

拉锯子时,木头震动,容易移位。

周麟让照做,谌松的锯子又拉了起来,木屑簌簌落下。

“你今年打算来伏安读书?”谌松问,他只听谌年在电话里说了寥寥几句。

“高中都在这边读。”周麟让说。

“也好。”

手底下的木材不断微微颤动,不知道为什么,周麟让从谌松那张严肃的脸上看出了一点高兴的情绪。

“刚来这边读书适不适应?”老半天,谌松又问了一句。

“还好。”周麟让说。

“我的电话号码写在院门上。”谌松说。

周麟让望着谌松,心里觉得老头别扭得有点好笑,但面上不表露,只说:“嗯,我待会儿去存好。”

在周麟让的印象中,与谌松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在这次回春夏镇之前,他甚至快要忘了外公的样子。

谌年年轻时,性子野且烈。

母亲早逝,父亲严肃固执,父女俩关系不好,经常不对付。

当初谌年要嫁周承柏,谌松没点头。他做木匠走南闯北,一双眼看人毒辣,说那小子不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她要嫁,就别再回来。

谌年不信,非要嫁,后来果真栽了跟头。

谌年要强,怀了孕也没回家,在外生下周麟让把他养在身边。为了养这小孩儿,她生生把自己的性子磨平了。

直到周麟让九岁那年,离开了谌年,母子分离。谌年忍着胃痛,在医院给谌松打了个电话。

万籁俱寂,谁都没出声。

直到谌松说,让她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