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对白芍芍印象一直很好的人还是选择相信她,认为她都是可以把“周氏猜测”证明了的人,前途一片光明和美好,根本没必要这么做,而本就对她观感平平甚至不喜的人则落井下石,说人都是向往利益的,能有更好的白芍芍肯定想要。

双方争锋而对地僵持不下,证据不足,谁都说服不了谁。

向伦达他们几人早已不怎么上课,平日的学习生活主要就是看论、写论和做实验,又想明白了这些质疑其实是应该由赛方担心的事,便心态格外平和,也顺便将这个解释说给了实验室众人,大家便都不担心。

就算在实验室专心科研,没怎么经历社会的毒打,他们到底也是成年人了,社会险恶还是懂的,承受能力比较强,想明白了就能克制住自己不去关注。

苦了实验室里几个还在读本科的,尤其是,自己倒是可以调整心态,就是每天都要上课,自然就被同班同学甚至是隔壁专业的同学在半路上突然拉住询问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既耽误时间,又很是烦人心。

偏巧,晚上看攒了一段时间的《大国崛起》更新竟然还发现主角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当即就忍不住在评论区开麦说话了。

她也懒得打那么多字,就简短地表示:【不是针对这篇,只是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单纯觉得不解,为什么有人会以为随便一面之情的点头之交就能让别人愿意为你顶着人生尽毁的可能,帮你在这种大型比赛论审核之类的重大事情走后门吧。】

白芍芍这个绿江读者号早被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了,热搜都上了好几次,看似是个人号,其实流量不比那些红专门营业的公众号低。因此,这条评论刚一发出去,绿江读者纷纷热情盖楼安慰她不说,媒体营销号们也纷纷更新动态,表示白芍芍“疑似自辩”。

相关话题倒是愈发火了起来。

眼见那么多友都在支持自己,而白芍芍几人除了在一个小说站的评论区发了几句牢骚,好似佐证了他们心的怀疑,随着日子流逝,那些先前还有几分忐忑的参赛选手言辞愈发肯定了起来,每次采访俨然都是“芦花物理杯”不公至极的痛恨和批判。

终于,一个多星期后,“芦花物理杯”比赛方给出了回应。

在“芦花物理杯”的官,所有进入总决赛的论,包括白芍芍团队的那篇《多重耦合振子系统下bec与s原子融合探寻》,无一例外全部被正式公开,供所有关注这个竞赛评选的人看,如若发现抄袭、数据作假或其他问题,可以随时和他们联系。

得知论被公开在了比赛官上,友及媒体登时蜂拥而至的去看,想要确定论是不是真的如那些参赛选手所言质量不佳。

他们怀抱各种不同的目的点开这篇论,从题目开始看,摘要、关键词、目录……然后都是一头雾水。

什么叫“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什么是“s原子”??

为什么光是融合实验部分就能写那么多字???

…………

不论他们抱有设么目的,是否物理专业,又到底在这次争端站谁,打开论那瞬间都无一例外的两眼蚊香圈。

天啊!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白芍芍他们写的论原来是这么深奥晦涩又难懂的东西吗?

第78章 四合一鱼塘四级了。

并非所有质疑白芍芍团队获得“芦花物理杯”的人都是不懂物理的, 就仿若那些同参加了这个比赛并进入到第三轮评审的其他参赛选手,绝对是同龄人的佼佼者。

可他们确实都看不懂这篇《多重耦合振子系统下bec与s原子融合探寻》。

原因很简单。

这篇论过于前沿。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物理界一直都只是被爱因斯坦预言的存在,也就四年前堪堪被人工合成, 至今都无甚这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即使偶有几篇讨论bec存在意义及应用设想的论, 无一被选用为核心期刊论,便是因着没有实验数据, 从头到尾都是车轱辘话在反反复复地说。

人或许总是恐惧未知的,大多数人虽没有质疑bec存在的意义,却无一例外都表示了对现下将之合理应用相关行为和实验的不看好。也正是因此, 即使bec已经被人工合成了四年,有质量的论也屈指可数, 更遑论是谈及新实验进度和设想的论了。

因此, 除了参与进栾云阳手下那个实验的项目组成员,其他来人来看白芍芍他们这篇论,无论外行、内行亦或者是有众多科研成果傍身的物理学家, 在看到这篇论的第一反应,都是仿若打开新世界的茫然, 区别大概就是外行可能看半天也不懂, 而在其他领域成果显着的物理学家在多方交流与探寻后, 还是能理解的。

当然了,后者足够理智,也不会被媒体记者煽风点火的通稿,以及那些实力不足以至于未能获奖的参赛选手不自觉的嫉妒不甘言论牵着鼻子走,络上“理客”、“正义使者”的那群“键盘侠”大多是纯外行或半瓶水咣当的存在。

眼见论实在是看不懂,搞得整个人满头雾水,这些友便去各大社交平台艾特一些自己认为权威且靠谱的物理学家对这篇论的质量和本届改革后“芦花物理杯”比赛的公正性进行评判。

吴一舟作为当代物理学家兼院士, 理论与科研成果皆丰,且是多所高校的荣誉教授,恰好性子又是很不服老的那类,很是喜欢跟着潮流走,各大社交平台都有活跃账号,时不时就会根据时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还会和友们互动和答疑,既权威又亲民,自然成了友们此时遇到这事最多艾特的人。

天知道,当吴一舟看到这些艾特时,内心有多么想笑,面上也确实是勾出了个略带嘲讽意味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