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对方:“你的片酬!都有四个亿!至少!”

阮渔:“哦豁。”

这日薪可真是绝了,比得上兰景营业利润了。

阮渔翻了个白眼,只当是个笑话。

一听就不靠谱,她又不是金子做的演技,谁家倒霉催的这么没脑子扔钱啊?

结果这人还挺执着,又联系了两次。

阮渔敷衍着顺了两次话,后来,卓颜手下的助理接过了这件事。

对方以为这代表着阮渔的松口,一时间觉得她还挺懂事,未来可以多合作合作。

转眼间,得到对方是要洗钱的消息后,卓颜这边就开始下套了。

二十个亿的投资没戏了,人在没多久后还被经侦上门请喝茶,公司的帐被查了个干净。

阮渔感慨:“我都快成卧底了。”

卓颜忙里偷闲回了句:“回头让他们给你送个证书。”

阮渔乐了:“好啊,我拿回家摆着!”

卓颜:“……”

最后还真的给送了,不过为了保护阮渔怕遭到报复,上面没详细写事件,只感谢了她,被阮渔放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珍藏。

这件事结束后没多久,卓颜就做好了基础筹备工作,阮渔梦里的“顶流节目”,可以进入正式的流程了。

——

卓颜将敲定的策划案掀开,倒着转给阮渔。

阮渔伸手按住,扯过来看里面的内容。

卓颜:“你要的大屏、舞台、乐团、视觉团队……不一定都是最好的,但绝对是能配合好的。”

数千人,讲究的就不再是谁是行业第一,而是彼此间的协调性、合作性。

如果一个人是领域最佳,可他无法与其他人共同协作,那这个第一就不算什么,除非是非他莫属。

但到时候,为了这个人磨合整个团队,将会有非常大的工作量。

所以,卓颜这一次找的人,要的是最合适,而不是最好。

这一点阮渔明白:“集体出成效,远比一人要强得多。”

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演出地点是枫城,地标性建筑物双子楼,数百米高的led大屏幕,完美符合阮渔的要求。

舞台搭建团队、美术、灯光、总导演、工作人员等等,全部就位。

对接的三期名单上,第一期有今年最火的盈琼、连季,老熟人饶佳怡、练糯,还有延续了五年以上“顶流”的梁鸿羽、俞飞梵、祝傲松等人。

一首歌在四分钟左右,加上主持人串场,平均下来每人也就是六分钟的时间。

八个人,不到一小时的时间。

阮渔算了算:“是不是有点短了?”